莘莘学子苦读寒窗,金榜题名如愿以偿,自然凝聚着老师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,学生和家长出于感激之情“谢师”一番自在情理之中。可“谢师”并非只是庸俗的酒肉款待,完全可以采取高雅、文明的方式。与大吃大喝形成鲜明反差的是,南师附中高三毕业生每人给老师写一封热情洋溢的“谢师信”,感谢之情溢于言表,有的学生还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,成为留给母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金陵中学学生通过发电子贺卡“谢师”,则同样让人称道。
写信、发贺卡“谢师”,纯洁、文雅、健康。老师含辛茹苦培养学生,是在尽神圣的师责,其伟大无私,无法用物质来衡量,更不是请吃一两顿饭所能报答的。老师最欣慰的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品学兼优;学生发愤努力,学有所成,无疑就是对老师最丰厚的回报。而大摆宴席,铺张浪费,杯盘狼藉,晕头转向,这样的“谢师”,算不算陋习呢?
|